|
访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:好的教育到底要给学生什么?成长比成功重要 成人比成绩重要 “人做好了,不成功是暂时的;但是人做不好,成功也是暂时的。” 培养了大批人才的三十五中是一所当之无愧的“好学校”,但好的学校要教给学生们什么?朱建民认为,学校要教会学生“两件事”:即“向上”和“向善”。向上,是让学生始终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,面对困难和风险永不言弃;向善,则是让学生“一辈子做个好人”。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,教育怎样潜移默化的入脑入心?朱建民认为,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发展方向。“学习也需要有情怀,如今的学生为谁在学习?是为了成为一个对国家、对民族、对家庭有用的人。” 打开三十五中的毕业证书,“志成后人”的刻章和校长的名章并列,走进三十五中的校门,镂空的建筑设计让“诚 真 勇 毅 勤 美 严 实”八字校训随着光影不断变化。这些富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美学设计不仅是为了审美体验,更是寓意着将校训的精神镌刻在学生心里,烙印在每一名三十五中学子的言行中。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,成人比成绩更重要”,在朱建民校长眼中,学校的首要任务是“育人”,三十五中也正是在用文化“育人”,因为“人做好了,不成功是暂时的;但是人做不好,成功也是暂时的。” 拔尖创新人才须有伟大的责任心和创造力 “尖子生和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同一个概念,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伟大的责任心和伟大的创造力。” 朱建民认为,“现代的教育不能将提高分数作为唯一的追求,要把‘人’的教育放在首位,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。”而这还远未达到三十五中人才培养的目标。 作为国家级教改项目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”试点校,三十五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2010年起就和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协合作办学,将科技教育和基础教育紧密结合。优秀人才在中学阶段就有机会到科学院进行深造;在课程层面:科学家参与课程设计,中科院的17个研究所在基础科学、自然科学、环境科学、高科技等四大领域为三十五中开发了172门科学类课程供学生选择。“我们每年在全市招收一个35人编制的科技班,于此同时还在已录取的学生中通过自荐、选拔、面试等环节选拔对科学探索有潜质、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才组成第二个班。” 科学研究怎么可能离开实践和操作?以前,师生们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走进中科院的实验室,可这终究不是自己的实验室势必给双方带来不便。以创办有中国特色、中国气派、中国风格的现代学校为目标,朱建民校长借助校址搬迁的机遇,开始了“在学校里建实验室”的“大动作”。 要做的这些很不容易,但朱建民有办法:“借船出海”!“三十五中不可能自己造船,也买不起船,所以我们租用了、借用了中科院、北航、清华、北师大的船,这样我们才能远航。”校长要有资源意识、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,这种能力很重要,但朱建民强调,校长不能仅具备这种能力,更要有“胸怀”——“这些资源绝不是仅仅自己用,要把这些资源拿出来给社会分享”。这是一种志成人的胸怀,同样是一种校长的胆识。 三十五中与中国科学院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、国家天文台等院校合作,在新校舍建设了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、风洞实验室、天文大数据实验室、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等十个高端科学探究实验室,帮助孩子们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”,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、方法和能力。 志成人的情怀:要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教育 “教育不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,不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,那教育在干嘛?分数能解决什么问题?最终还是要靠人才。” 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、国家发展。朱建民说“身为志成后人的我们,要像前辈一样为国家操心、为民族操心,为国家培养人才。而如果将教育的目的仅仅定位在预备升学,我觉得是一件很悲哀的事。”他觉得教育是要有“情怀”的,每个实验室的建立都是经过了分析,在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中进行研判,为国家储备和培养人才而做出的选择。 三十五中的十个实验室里配备了专业、高端的实验设备,并聘请相关专业的博士、博士后担任研究员。同时,实验室面向有科学兴趣、科学潜质和科学志向的学生开放,他们可以在线上自主学习,提出问题,并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开展探索实验,完成课题研究。如今,十个实验室已经开发了实验153个,这也是153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项目。在三十五中的未来规划中这些课程将互联网化,并辐射全国。朱建民表示:“未来,评价一所学校是不是名校,不光是看中高考成绩,更要看这个学校具有哪些课程,有哪些资源,能不能够为更多的学校输出课程,共享资源。三十五中作为大校、名校,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,为全国的中学生提供选修课程,让学有余力、有特殊潜质和兴趣、志向的孩子,可以通过线下预约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室探究,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,通过O2O的方式来帮助更多的学生。” 校长要想“后天的事儿”做“明天的事儿”,向前眺望“三十年” “创新实践能力不是靠教师在课堂里教出来的,要通过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实现;校长的领导力说到底是课程的领导力,是整合课程、开发课程的能力。” 在朱建民看来,“课程是学校的灵魂”,一所学校的课程观决定了人才观,一所学校课程结构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所具有的人才结构,一所学校的课程质量决定了人才质量,“学校的育人目标主要通过课程实现。” 朱建民认为,“一个人的发展需要科学素养、人文素养、艺术素养这三大要素”,这也是三十五中大力构建的校本课程体系。三十五中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结合、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,通过立体的学习空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,培养创新拔尖人才。 2015年,学校实行了“五制改革”,即:走班制、导师制、学长制、学部制、学分制。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“三大学院”:科学院——以十大实验室为平台;艺术学院——以金帆音乐厅为载体;文学院——以八道湾11号的鲁迅三兄弟故居、鲁迅书院、国学馆为平台,和北师大的文学院合作建设。 说起对“校长”职务的自身定位,朱建民的观点是“校长要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做出战略性、前瞻性、科学性、系统性的思考。好的教育要向前眺望三十年,要思考在未来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后,中国需要什么人,世界需要什么人。” 后记—— 好的教育到底要给学生什么?有的家长注重“分数”,看重“哪个学校升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多”;但如今“新高考”来了,有些家长开始注重办学理念、课程和资源,看重“为成长能带来什么”;也有家长兼顾两者,看到的更为深远。也许看到这篇采访,会有更多人去思考,去改变,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到“更好的教育”。 用负责三十五中校园搬迁项目的建筑师邓烨的话来说,三十五中的楼慢慢建立起来,树木慢慢的长大,“它就像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学校,就‘长’在这儿。可事实上,这所学校发生如此多的改变只用了几年的时间。 建筑上的执着、办学上的执着,理念上的执着构成了如今的三十五中,构建了如今的三十五中的人才模式,三十五中慢慢的“长”起来,三十五中的学生慢慢的“长”起来。 好的教育到底要给学生什么?好的校长到底要给学校什么?好的学校又会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什么,这些值得每一位教育人共同思考. 转载新华网 |